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以下是股权分配协议中最关键的条款分类梳理,需重点关注 退出机制、权力分配、利益平衡及风险约束 四大维度:
一、核心权责条款
出资与股权比例
明确资金、技术、资源等出资形式及对应估值,避免隐性贡献争议(如技术入股需约定成果交付标准);
区分股权比例与出资比例,例如全职合伙人可获人力股溢价。
决策机制
划分常规决策(简单多数通过)与重大决策(需2/3以上同意或核心创始人一票否决权);
赋予创始人特殊权利(如战略方向决策权、否决权)以避免内耗。
二、动态调整与退出条款
股权兑现机制
设置4年成熟期(逐年解锁25%),离职时未成熟股权自动失效;
兼职合伙人股权需延长兑现期或降低比例。
退出情形与回购规则
明确退出触发条件(如离职、违约、丧失劳动能力);
回购价格按净资估值/出资本金+利息/折价计算,亏损期可约定0元回购;
强制退出条款(如损害公司利益时其他股东可投票驱逐)。
三、利益分配与约束条款
利润分配机制
区分股权分红与业绩分红(例如技术合伙人额外获得项目收益分成);
约定分红周期(年度/半年度)及再投资比例上限。
竞业禁止与保密义务
限制合伙人离职后2年内不得从事同业竞争,违约金为已分红额的200%;
泄露商业秘密需赔偿实际损失的3-5倍。
四、配套支持条款
清算机制
约定清算条件(如连续亏损、核心业务终止)及剩余资产分配优先级(优先返还投资人本金)。
知识产权归属
明确技术专利、商标著作权归公司所有,创始人个人成果需签署转让协议。
违约责任
列出违约行为(如挪用资金、泄露机密)及对应处罚(股权强制回购、赔偿损失)。
五、实务操作建议
优先签署文件:
《股东协议》(含上述核心条款);
《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》;
《知识产权归属协议》。
避免致命漏洞:
禁用均分股权结构(如33%:33%:34%);
禁用口头约定,所有条款书面化并公证;
首次签约需律师审核(重点关注退出条款合法性)。
注:协议模板可参考《合伙创业股权协议必备12条》 和《股权分配协议核心框架》,根据公司发展阶段调整条款权重。